为深入践行新课标理念,精准破解当前篮球教学中“防守脚步技术碎片化”、“素养导向不明确”等核心痛点,2025年10月18日下午,陈永概“名师送教”工作室第八次研修活动在温州中学室内篮球馆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篮球‘防守脚步技术’深研会”为主题,为工作室全体成员带来了一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专题指导。
主题鲜明,直击教学一线难题
 
 
活动伊始,主持人简要阐述了本次研修的背景与目标。在日常篮球教学中,防守环节往往是薄弱点,尤其是防守脚步技术,常被简化为零散的滑步练习,缺乏在真实比赛情境下的综合运用与素养导向的设计。本次深研会正是旨在通过名师引领,帮助教师们系统梳理防守脚步技术体系,将技术教学转化为学生真实的防守能力。
名师示范,演绎“脚步即语言”的艺术
活动的核心环节是陈永概老师的专题指导与现场示范。陈老师并未停留在理论讲解层面,而是直接进入实战模拟。他邀请两位学员模拟进攻队员进行持球突破,亲自扮演防守者。
 
 
【详细案例呈现】
场景设定为:进攻队员A在侧翼接球,企图从右侧突破。陈老师首先强调了“攻击步”(也称压迫步)的细节:双脚前后开立,前脚同侧手积极干扰,重心降低并置于前脚掌,目光紧盯对手躯干而非篮球。他演示了如何用短促、快速的脚步不断调整,封堵对手首选突破路线。
当进攻队员A变向试图从左侧突破时,陈老师瞬间展示了“滑步”与“交叉步”的衔接。他解说道:“当对手速度较快,单纯滑步无法跟上时,一个干净利落的交叉步是关键。但核心在于,交叉步后要迅速回归到滑步的防守姿态,保持身体平衡与正面防守位置。” 他特别指出常见的错误是交叉步幅度过大导致重心丢失,并给出了“小、快、稳”的训练口诀。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对“关门”配合的防守脚步教学。陈老师与另一位学员示范了防挡拆时的情景。在进攻队员B上前设立掩护的瞬间,陈老师通过一个迅捷的侧身滑步(挤过),几乎贴着队友的身体“挤”过了掩护,继续紧贴自己的防守对象。他解释道,这一步法的精髓在于对掩护的预判、与队友的沟通以及瞬间的决策与爆发力,这是将碎片化脚步技术转化为比赛智慧的关键。
层次分明,从技术分解到情境整合
陈老师的指导层层递进:
基础层:对攻击步、滑步、交叉步、后退跑等基本步法进行无对抗下的精讲细练,纠正每一位学员的细节。
应用层:设置一对一模拟对抗,让学员在“防突破”、“防变向”等简化情境中运用组合步法。
素养层:引入二对二“挡拆”防守配合,强调脚步技术与防守意识、沟通协作的结合,真正体现“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素养导向理念。
在持续一个半小时的活动中,学员们全情投入,场上汗水与智慧交织。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一位来自基层学校的体育老师感慨:“陈老师的讲解让我豁然开朗。以前教防守脚步总是很枯燥,学生不爱学。今天学到了如何把技术融入到有情境的游戏中,不仅教了‘脚步’,更教了‘头脑’,回去后我立刻要调整我的教案。”
本次深研会不仅有效提升了工作室成员在篮球防守教学领域的专业素养,更为推动区域体育教学改革、落实新课标要求提供了宝贵的实践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