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李求宝 > 本市信息 > 潜心教研,终能问道远方 ——记温州市李求宝名师工作室第7次活动

潜心教研,终能问道远方 ——记温州市李求宝名师工作室第7次活动

浏览量:158|发表日期:2024-06-07|来自:

孟夏之日,万物并秀。教研之旅,笃行不怠。517下午,温州市李求宝名师工作室第7次活动在瓯海区泽雅镇第一小学如期举行。



课堂集锦

  课例展示环节,选择了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两篇课文,围绕“人物品质”主题,展示了三节优质课堂,旨在引导学生在文学阅读与表达中感受文学言语和人物形象的独特魅力。

课例一:苍南县金乡小学林珍珍老师执教《“诺曼底号”遇难记》(第一课时)

课堂上,林珍珍老师用满腔的教学激情点燃孩子们澎湃的学习热情。师生一同跨越时空,身临海难现场,入情入境。借助情节推进图梳理故事脉络,聚焦哈尔威船长言行如一的英雄壮举。在声情并茂的反复朗读中,孩子们对哈尔威船长指挥救人时临危不乱、忠于职守的英雄品质的感悟愈发深刻。

 




      课例二:苍南县第四实验小学蔡甜甜老师执教《“诺曼底号”遇难记》(第二课时)

第二堂课,蔡甜甜老师继续与孩子们同频共振,解读生死存亡之际哈尔威船长展露的英雄本色。学生侃侃而谈,有深度、有联想、有迁移,哈尔威船长那“与船同沉、视死如归”的不朽形象,那犹如铁铸的高耸丰碑,定将永远屹立在孩子们心间。再由文本链接生活,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英雄情结”,在思维碰撞和表达实践中进一步感悟英雄品质。

 


课例三:苍南县钱库小学杨云老师执教《挑山工》

在教学过程中,杨老师打破文本语言的呈现方式,以作业本习题为支架,巧借T”型导图,对比梳理挑山工与游人的登山之旅。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关注小人物的语言、动作,于重点处精雕细琢,于难点处及时点拨,张弛有度,环环相扣,使“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坚持不懈”的“挑山工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最后探讨新时代“挑山工精神”在航天事业上的价值意义,给予孩子们无限启迪,余音不绝,意蕴深长。

 


观点分享

观摩完三节亮点纷呈的课例后,苍南县第三实验小学的欧玲玲老师作《“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视域下阅读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以四上<< span="">麻雀>为例》主题发言。欧老师基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理念,结合《麻雀》的课堂案例,从“整体关联,锚定教学目标;依托支架,厘清叙事布局;多元解读,提炼表达方法;强化评价,实现读写融合”等四个维度,探索新教改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新样态。


专题讲座

苍南县藻溪小学张芳芳老师带来《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的读写联动——以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教学为例》专题讲座,深入探讨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读”与“写”如何互补互促,实现共生共进的教学命题,结合具体课例,重点分享了关于读写联动策略的几点思考:一是读懂教材,明确读写方向;二是紧扣要素,厘清读写目标;三是立足教材,实践读写联动;四是单元作业,拓宽读写场域;五是贯通评价,强化读写效果。

张老师的讲座逻辑严密,深入浅出,既有教育理论的厚度,又有教材解读的深度,既有课堂实践的广度,更有亲自创作的力度,给予老师们在读写互促领域的新启迪、新思考,也将激发起大家在此领域的新研究、新实践。


专家引领

最后,浙江省特级教师李求宝上台做总结性发言。

李老师对此次教研活动予以充分肯定,“三言蔽之”:

这是一场携手共成长的教研活动。无论是深耕课堂的教学实践,还是娓娓而谈的理论分享,都将在一次次蓄力尝试中收获新经验、促进新成长。

这是一场关注学生素养发展的课题研讨。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和思维能力培养为目标,以打造成长性课堂为抓手,在语言运用中提升思维涵养,努力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期待。

这是一场探索更优质教学的变革行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发挥智慧创造性,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新变革,为孩子们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更有深度的学习体验,赋能教学高质量发展。

 


教无涯,研无尽,勇者无畏,行者无疆。愿我们始终奔赴在教研的旅程中,躬耕不辍,初心不改,共赏青山含黛,共期桃李满园。